Wednesday, March 20, 2013
陌生的熟悉之道
如果这是影像,把镜头移到地面的幅度,特写那些正在两道路旁长着的雏菊,黄白斑斓一朵一朵,点缀着那根根乏闷的绿色。空气弥漫着朵朵芬芳的清脆香气,这仅是段小路但最适合热身运动,而一天的元气只需要吸气及呼气就能恢复了。
沿着这条弯窄的红砖小道,镜头调移往上地放远,眼前便是大约四层楼矮的建筑。它只容许特定的高度,也只能容纳特定的数量入进。相对一个人的酒精含量比例,似乎消耗越浓的酒精就越难增加酒量。所以它便是完满的,能两者兼施。当它欢迎收纳每一个的进入时,空气便会污浊一些,暗淡一些,塞鼻一些。呼吸成了苦难,因为如果街道有人,镜头会放大描写他们捏鼻的动作。之前和当下的空间好像只隔了一道单薄的保鲜纸,开始回味影像曾拍摄的渺小雏菊,散发的甘甜。
如果拍摄继续,脚步会落到另一条小道,放眼望过去,目的地就在眼前不离视线。后边的脚步声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地反复,交杂里却能听出高跟的傲气、皮鞋的风度、蓝白拖鞋的活泼等。这道短暂的路程,交际了许多感情。好比菜市场(湿巴杀)的繁杂、琐碎,更多是人情的温暖,鸡鸭鱼肉的味道和杀价喊价的杂音成了这里的主旋律——仅管如此,湿气在这里得到了保存与升华,空气里不太干,所以吸气后让肺得到了保湿又湿润的效应。
走着走着,影像便会出现一道十字路口。如果这是繁忙时段,不只车辆多,行人也多。如果这是繁忙时段,同时下着倾盆大雨,昔日的车辆行人何止多,雨伞多了、灯亮多了、积水现象多了,唯有空间狭小了、空气显得潮湿却热灼。不只司机皱眉,行人的表情也凝重起来,一切好像静止,一切仿佛放慢——镜头会以慢拍的技巧拍摄那雨滴在伞上往下流的情景,然后雨滴会反复地掉落在另一个行人的肩膀上,湿透的衣衫是印证在十字路口的一处,行人们都是撑着伞等着红灯转变绿灯。
如果这是影像的最后场景,十字路口后就是一道直往地铁的通道。那里只有前进,没有后望。这里只有快速,没有放慢。那里只有焦虑,没有笑容。这里只有形体,没有灵魂。通往地铁站的人好像个体但走起路的形态却仿佛异乎寻常地机械化。脚步一样、姿态一样、呼吸一样。镜头往上拍摄,在那凝聚的空气中,好像形成了乌云,随时降雨的情形。但这里是室内的。十字路口是室内的。路程是室内的。四层楼也是室内的。唯有雏菊那里是无际的。
地铁将在6分钟抵达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